客座教授
陈弘毅
教育背景
香港大学法学学士(1980年)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硕士(1982年)
工作经历
1993-1996香港大学法律系主任

1996-2002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院长

现任香港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陈氏基金宪法学教授,幷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香港太平绅士、香港法律改革委员会委员、香港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
宪法,法理学等
研究成果
书籍
(1) 《香港法制与基本法》,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6年 (ix + 279页)
(2) [与伍锡康合着] 《香港之劳工赔偿制度:回顾与展望》,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年 (v + 165页) (英文著作)

(3) [与陈文敏合着] 《人权与法治:香港过渡期的挑战》,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7年 (viii + 300页) (第1-4, 6, 9, 11-16, 20, 23-25, 27-28章的作者)

(4) [与PETER WESLEY-SMITH合编] 《基本法与香港前途》,新加坡: BUTTERWORTHS 出版社,1988年 (viii + 389页) (英文著作)

(5) 《香港法律与香港政治》,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90年 (vii + 116页)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导论》,新加坡:BUTTERWORTHS ASIA 出版社,1992年 (xiii + 291页) (英文著作)

(7) 《法治、启蒙与现代法的精神》,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xvii + 367页)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导论》,新加坡:BUTTERWORTHS ASIA 出版社,1998年修订版 (xv + 338页) (英文著作)

(9) [与陈文敏等合编] 《香港法概论》,香港:三联书店,1999年 (x + 469页)

(10) 《法理学的世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viii + 446页)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导论》,新加坡:LEXISNEXIS BUTTERWORTHS 出版社,2004年修订版 (xix + 346页) (英文著作)

(12) [与RANDALL PEERENBOOM, CAROLE J. PETERSEN合编] 《人权在亚洲》, 伦敦:ROUTLEDGE出版社,2006年 (xii + 529页) (英文著作)

文章

(1) ‘劳工赔偿制度:关于“劳工赔偿条例”的香港判例析论’,《法学》(JUSTITIA),1980年,总第7期,页6-24 (英文)

(2) ‘香港的工业意外问题:预防、赔偿与复康’,《法学》(JUSTITIA),1980年,总第7期,页89-156 (与ANKANA LIVASIRI合着) (英文)

(3) ‘发展中的中国法律’,《香港法律学刊》(HONG KONG LAW JOURNAL),1983年,页291-315 (英文)

(4) ‘再论香港地区在中国宪法下的自治问题’,《香港法律学刊》,1984年,页341-347 (英文)

(5) ‘香港基本法的草拟:一些初步的考虑’,叶建源等编:《基本法面面观》,香港:金陵出版社,1984年,页9-17

(6) ‘1997:香港的法律语文问题’,《香港法律学刊》,1985年,页19-47 (英文)

(7) ‘人民入境事务审裁处的裁决的司法审查’,《香港法律学刊》,1985年,页212-221 (英文)

(8) ‘法律语文与1997’,太平山学会编:《过渡时期的香港政制与法制》,香港:百姓文化事业出版,1985年,页39-47

(9) ‘香港法制:就1997年以后时期的适应’,饶余庆等合编:《香港之前途与发展策略》,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5年,页235-261 (英文)

(10) ‘法律制度’,郑宇硕编:《过渡中的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4章 (页88-119) (英文)

(11) ‘为香港的双语立法作好准备’,《香港律师会会刊》(GAZETTE),1987年第3期,页25-27 (英文)

(12) ‘对最近的“电影检查事件”的反思’,《香港法律学刊》,1987年,页352-359 (英文)

(13) ‘公民权利与义务’,翁松燃、张鑫编:《中国法律简介》,香港:明报出版社,1987年,第3章,页37-48 (中英文双语版)

(14) ‘香港的宪法及法律制度’,郑宇硕编:《香港政制及政治》,香港:天地图书,1987年,第3章,页44-83

(15) ‘中国的公民自由:一些初步的观察’,RAYMOND WACKS编:《公民自由在香港》(CIVIL LIBERTIES IN HONG KONG),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8年,页107-149 (英文)

(16) ‘中央人民政府与特别行政区的关系’,PETER WESLEY-SMITH与陈弘毅合编:《基本法与香港前途》,香港:BUTTERWORTHS出版社,1988年,页107-140 (英文)

(17) ‘香港法定语文的发展’,刘靖之编:《翻译丛论1988》,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年,页37-47

(18) ‘香港的公民自由:近期的争论、公民意识的形成与未来的法律保障’,《中国法学刊》(JOURNAL OF CHINESE LAW),第2卷第1期,1988年,页137-151 (英文)

(19) ‘入境法与入境政策的发展:香港的经验’,《McGill法律学刊》(MCGILL LAW JOURNAL),第33卷第4期,1988年,页631-675 (英文)

(20) ‘香港法律制度的现况及前景’,郑宇硕编:《过渡期的香港》,香港:三联书店,1989年,页67-96

(21) ‘从殖民地到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宪政历程’,RAYMOND WACKS编:《香港法律的前景》(THE FUTURE OF THE LAW IN HONGKONG),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76-126 (英文)

(22) ‘使用外语的法制:香港的个案’,KATHLEEN CHEEK-MILBY及MIRON MUSHKAT合编:《香港:面对转变的挑战》(HONG KONG: THE CHALLENGE OF TRANSFORMATION),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9年,页212-238 (英文)

(23) ‘法律制度’,詹德隆等合编:《香港报告1989》(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29-43 (英文)

(24) ‘从比较宪法的角度看香港的基本法’,《新西兰法学杂志》(NEW ZEALAND LAW JOURNAL),1989年11月,页383-387 (英文) (另一版本 ‘基本法 – 宪法融合与冲突’载于香港《香港律师会会刊》(THE NEW GAZETTE OF THE LAW SOCIETY OF HONG KONG),1989年12月,页15-20 (英文))

(25) ‘论香港法院现有的管辖权’,《法学评论》(武汉),1989年第1期,页55-59

(26) ‘人权法案的实施’,RAYMOND WACKS编:《香港人权法案:问题与前景》(HONG KONG’S BILL OF RIGH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香港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1990年,页69-78 (英文)

(27) ‘基本法对1990-1997年过渡期的意义’,PETER WESLEY-SMITH编:《香港基本法:问题与前景》(HONG KONG’S BASIC LAW: PROBLEMS AND PROSPECTS),香港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1990年,页23-29 (英文);‘基本法:1990-97年的过渡期’,《香港律师会会刊》,1990年10月,页26-28 (英文)

(28) ‘法律制度’,王于渐等合编:《香港报告1990》(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90),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页65-86 (英文)

(29) ‘1997年后的司法制度’,HAROLD TRAVER等合编:《香港的犯罪和司法问题》(CRIME AND JUSTICE IN HONG KONG),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页172-188 (英文)

(30) ‘人权在中国:简略的历史回顾’,RAYMOND WACKS编:《人权在香港》(HUMAN RIGHTS IN HONG KONG),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年,页176-221 (英文)

(31) ‘基本法与财产权的保障’,《香港法律学刊》,1993年,页31-78 (英文)

(32) ‘人权、启蒙与进步’,《信报财经月刊》第194期 (1993年5月),页42-50;南京师大法制现代化研究中心编:《法制现代化研究》(第二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211-225

(33) ‘1997年后的刑事引渡问题’,《香港律师会会刊》(NEW GAZETTE),1993年5月,页41-42 (英文)

(34) ‘中国法理学中权利和人权理论的发展’,RAYMOND WACKS编:《香港、中国与1997:法理学论文集》(HONG KONG, CHINA AND 1997: ESSAYS IN LEGAL THEORY),香港大学出版社,1993年,页123-149 (英文)

(35) ‘反垄断法与香港’,《香港法律学刊》,1993年,页412-421 (英文)

(36) ‘司法审查与《基本法》对财产权的保障’,一个两制经济研究中心编:《过渡期的香港》,香港:一国两制经济研究中心,1993年,页371-394 (英文)
(37) ‘1997年前后香港法律体制的过渡与衔接’,《法学评论》(武汉大学),1994年第1期,页51-59

(38) ‘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权的反思’,《香港法律学刊》,1994年,页173-180 (英文)

(39) ‘西方法律政治史上的私法与公法’,《法学家》,1994年第5期,页82-86

(40) ‘中国法制现代的道路’,沈东平主编:《中国法律咨询全书》,香港:中华书局,1995年,页i-viii;修改后的版本载于张晋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法治回眸》,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页103-113

(41) ‘黑格尔的法哲学与市民社会’,《现代法学》,1995年第3期,页95-97
(42) ‘从法律观点看九七过渡对港台关系的影响’,《华冈法粹》第 23期,1995年,页57-67

(43) ‘西方人文思想与现代法的精神’,《中国法学》,1995年第6 期,页108-116

(44) ‘当代中国的关于法与市场经济的理论’,王贵国、魏振瀛合编:《中国的法律发展:市场经济与法》,香港:SWEET AND MAXWELL,1996年,页3-20 (英文)

(45) ‘中国法律的发展与民法传统’,M. BROSSEAU等合编:《中国评论一九九六》,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29-59 (英文);‘中国法律的发展与民法传统’,汪丁丁编:《中国评论一九九六》,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28-51 (中文)

(46) ‘香港过渡期研究的范式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秋季卷(总第16期),页170-178;夏勇编:《公法》,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页182-199

(47) ‘权利的兴起:对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周叶谦译,《外国法译评》,1996年第4期,页1-12

(48) ‘中国法治新传统的建立’,《法律科学》,1996年第3期,页4-5

(49) ‘ “九七”香港回归后企业如何面对经济纠纷’,《经济管理》,1996年第2期,页30-34 (与黄进合着)

(50)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临时立法会’,《香港法律学刊》,1997年,页1-11 (英文)

(51) ‘香港1995年立法局选举的法律基础’,关信基等编:《香港1995年的立法局选举》,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1996年,第2章,页45-96 (英文)

(52) ‘九七回归的法学反思’,《二十一世纪》第四十一期 (1997年6月),页138-151;《法学家》,1997年第5期,页51-62

(53) ‘九七前后香港法律的延续性’,《中国法律》,1997年7月 (香港回归特刊),页7-10 (中文),页81-85 (英文)

(54) ‘当代西方法律解释学初探’,《中国法学》,1997年第3期,页106-114;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页3-29;张文显、李步云主编:《法理学论丛》,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页136-160
(55) ‘语言权利的哲学’,《语言科学》(LANGUAGE SCIENCES),第20卷第1期,1998年,页45-54 (英文)

(56) ‘香港的回归与中国的前途’,载于范忠信着:《一国两法与跨世纪的中国》,香港:香港文教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8年,页1-11 (前言)

(57) ‘理性法、经济发展与中国之实例’,薛君度、公丕祥主编:《法制现代化与中国经济发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210-231

(58) ‘“可审判性”的概念与香港法院的管辖权’,《香港法律学刊》,1997年,页387-390 (英文)

(59)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的法律工作:历史与文件选编’,《香港法律学刊》,1997年,页405-431 (英文)

(60) ‘权利的兴起:对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中国哲学学刊》(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第25卷,1998年,页5-30 (英文)

(61) ‘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违宪审查权’,《中外法学》,1998年第5期,页12-18

(62) ‘检控酌情权、其独立性及问责性’,《香港法律学刊》,1998年,页406-411 (英文)

(63) ‘香港法制在回归前后的延续性和转变’,CHOW AND FAN合编:《香港报告1998》(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98),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29-48 (英文)

(64) ‘雇佣法’,陈弘毅等合编:《香港法概论》,香港:三联书店,1999年,第14章 (页399-428)

(65) ‘理性法、经济发展与中国的实例’,《社会与法律研究》(SOCIAL AND LEGAL STUDIES),第8卷,1999年,页97-120 (英文)

(66) ‘过渡中的香港法制:1997-99年’,WANG GUNGWU AND JOHN WONG编:《香港在中国:过渡的挑战》(HONG KONG IN CHINA: THE CHALLENGES OF TRANSITION),新加坡:TIMES ACADEMIC PRESS,1999年,页287-320 (英文)

(67) ‘主权和人权的历史和法理学反思’,《二十一世纪》第五十五期(1999年10月),页18-29

(68) ‘儒家法文化及其现代命运’,RAYMOND WACKS编:《香港的新法律秩序》(THE NEW LEGAL ORDER IN HONG KONG),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503-533 (英文)

(69) ‘21世纪中国的政治和法律思想’,方克立、郭少棠、王俊义主编:《中华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1053-1062;另一版本‘自由主义是中华民族惟一的抉择’载于《明报月刊》,2000年第1期,页63-66;另一版本‘21世纪中国的政治思想’载于刘述先主编:《中国文化的检讨与前瞻》,纽约:八方文化企业公司,2001年,页434-448

(70) ‘终审法院对“无证儿童”案的判决:议会至上和司法审查’,JOHANNES CHAN等合编:《香港的宪法性争议》(HONG KONG’S CONSTITUTIONAL DEBATE),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73-96 (英文)

(71) ‘终审法院对“无证儿童”案的判决:对适用《基本法》第158条的质疑’,JOHANNES CHAN等合编:《香港的宪法性争议》(HONG KONG’S CONSTITUTIONAL DEBATE),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113-141 (英文)

(72) ‘香港的宪政危机’,《国际律师》(THE INTERNATIONAL LAWYER),第33卷,1999年,页1025-1040 (英文) (上述第70项的修订版)

(73) ‘迈向法律的启蒙:当代中国关于法治问题的讨论’,《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太平洋法律学刊》(UCLA PACIFIC BASIN LAW JOURNAL),第17卷,1999年,页125-165 (英文)

(74) ‘回归后香港与内地法制的互动:问题与前瞻’,刘兆佳编:《香港二十一世纪蓝图》,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章 (页37-63);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编:《中国内地、香港法律制度研究与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10-32;夏勇编:《公法》,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页199-222

(75) ‘ 终审法院对“无证儿童”案的判决:议会至上和司法审查’,佳日思等合编:《居港权引发的宪法争议》,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71-96 (上述第70项的中文翻译)

(76) ‘终审法院对“无证儿童”案的判决:对适用《基本法》第158条的质疑’,佳日思等合编:《居港权引发的宪法争议》,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0年,页113-143 (上述第71项的中文翻译)

(77) ‘社会主义法、民法、普通法与当代中国法的归类’,J.M. OTTO等合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法》(LAW-MAKING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海牙: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0年,第4章,页55-74 (英文)

(78) ‘《基本法》的解释:普通法与中国大陆法的视野’,《香港法律学刊》,2000年,页380-431 (英文)

(79) ‘法律、经济发展与法制的分类’,《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JOURNAL OF CHINESE AND COMPARATIVE LAW),第4卷第1及2期,1999-2000年,页30-49 (英文)

(80)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现代法学》,2001年,第3期,页3-14

(81) ‘香港终审法院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发生冲突的另一个案?’《香港法律学刊》2001年,页179-187 (英文)

(82) ‘从福柯的《规训与惩罚》看后现代思潮’,《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秋季号 (总第23卷),页333-342;朱景文主编:《当代西方后现代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页201-223

(83) ‘ 从英、美、加的一些重要判例看司法与传媒的关系’,《清华法律评论》第4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54-65;beat365官方网站人权研究中心编:《司法公正与权利保障》,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页157-174

(84)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政治思想’,陈祖为、梁文韬编:《政治理论在中国》,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章,页12-25 (上述第69项的修订版)
(85)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哲学反思’,《人大法律评论》,2001年卷,第1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1-14

(86) ‘香港的法律教育’(与陈文敏及张宪初合着),韩大元、叶秋华主编:《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学beat365官方网站,2001年,页97-108 (中英文双语版)

(87) ‘从“皮诺切特案”看国际刑法和国际人权法的发展’,《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台北),第13卷第5期,2001年,页575-603;韩大元、叶秋华主编:《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2001年,页505-516
(88) ‘“一国两制”的概念及其在香港的适用’,萧蔚云等主编:《依法治澳与穏定发展》,澳门:澳门科技大学,2002年,页326-349

(89) ‘中国家庭哲学对世界伦理的可能贡献’,中国人民大学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编:《基督教文化学刊》,第6辑,2001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页324-333

(90) ‘1997年后的香港法制’,《神户大学法律学刊》(KOBE UNIVERSITY LAW REVIEW),第35卷,2001年,页49-73 (英文)

(91) ‘新宪法秩序下的香港法制’,CHEN JIANFU 等合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实施》(IMPLEMENTATION OF LAW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海牙: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年,页213-245 (英文)

(92) ‘基本法是香港经济前景的宪政基础’,SAY GOO 等合编:《国际金融改革:标准的判定与基础建设》(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CTOR REFORM: STANDARD SETTING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伦敦: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2年,页251-256 (英文)

(93) ‘宪法性法律与法治’,LAU SIU-KAI编:《第一届董建华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五年》(THE FIRST TUNG CHE-HWA ADMINISTRATION: THE FIRST FIVE YEARS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2002年,第3章,页69-88 (英文)

(94)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违宪审查权’,《公法》,第3卷,2002年,页84-101

(95) ‘吴嘉玲案与基本法第158(3)条’,《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第5卷第2期,2001-2002年,页222-247 (英文) (上述第71项的修订版)

(96)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理念、实施与解释’,刘孔中及陈新民编:《宪法解释之理论与实务》,第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页371-426

(97) ‘《基本法》第23条实施与本地公民自由和权利的前景’,《香港律师》,2002年11月,页80-88 (中英文双语版)

(98) ‘对古代法家思想传统的现代反思’,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史研究所编:《中西法律传统》,第2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108-134
(99) ‘从哈贝马斯的哲学看现代性与现代法治’,高鸿钧编:《清华法治论衡》,第3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页14-33

(100) ‘ “一国两制”的概念及其在香港的适用’,C STEPHEN HSU编:《了解中国法制:献给JEROME A. COHEN的文集》(UNDERSTANDING CHINA’S LEGAL SYSTEM: ESSAYS IN HONOUR OF JEROME A. COHEN),纽约: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3年,第9章,页353-373 (英文)

(101) ‘基本法第23条之实施对香港法律的影响’,《香港法律学刊》,2003年,页1-7 (英文)

(102) ‘2003年7月:香港的政治危机’,《香港法律学刊》,2003年,页265-269 (英文)

(103) ‘调解、诉讼与公正:对现代自由社会和儒家传统的反思’,DANIEL A BELL等合编:《儒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CONFUCIANISM FOR THE MODERN WORLD),剑桥: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年,第11章,页257-287 (英文) (上述第80项中文版文章的修订版)

(104)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治辩论1997-2002年’,RANDALL PEERENBOOM编:《法治在亚洲专题文集》(ASIAN DISCOURSES OF RULE OF LAW),伦敦:ROUTLEDGE出版社,2004年,第8章,页250-285 (与张善喻合着) (英文)

(105) ‘从哈贝马斯与福柯的思想看现代和后现代的法治观’,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编:《法律思想的律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页82-92
(106) ‘“一国两制”的概念及其在香港的适用’,许传玺主编:《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发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页547-563 (上述第88项的修订版)

(10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治探索1997-2003年’,WONG YIU-CHUNG编:《 “一国两制”的危机:香港回归后的改变》(“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CRISIS: HONG KONG’S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HANDOVER),LANHAM, MARYLAND: LEXINGTON BOOKS出版社,2004年,第3章,页61-93 (与张善喻合着) (英文)

(108) ‘单一与多元﹕“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张千帆主编:《宪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2章,页481-525

(109) ‘2004年春天的宪法论争’,《香港法律学刊》,2004年,页215-225 (英文)

(110) ‘从刑事法律冲突看回归后香港与内地法制的互动’, 2004年,页390-225

(111) ‘现代中国的社会法律思想与法律现代化:探讨朱苏力的法理观’,GUENTHER DOEKER-MACH等合编:《二十一世纪的法律、法律文化与政治》(LAW, LEGAL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FRANZ STEINER VERLAG STUTTGART出版社,2004年,页227-249 (英文)

(112) ‘有关咨询文件与草案的概要’,FU, PETERSEN AND YOUNG合编:《国家安全与基本人权:审视香港基本法第23条》(NATIONAL SECURITY AND FUNDAMENTAL FREEDOMS: HONG KONG’S ARTICLE 23 UNDER SCRUTINY),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章,页93-118 (英文)

(113) ‘2004年修宪与中国宪政前景’,《二十一世纪》第八十八期 (2005年4月),页67-77

(114) ‘中国传统家庭哲学与世界伦理’,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筹备委员会主编:《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香港:商务印书馆,2005年,页706-712 (上述第89项的修订版)

(115) ‘“行政主导政府”:强势政府、弱势政府与“共识民主”’,JOHANNES CHAN等合编:《香港宪政改革争论》(HONG KONG’S CONSTITUTIONAL DEBATES),香港:香港法律学刊出版社,2005年,第2章,页9-13 (英文)

(116) ‘2005年春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香港法律学刊》,2005年,页255-264 (英文)

(117) ‘香港的宪法审查对保障人权的功用’,SUNG NAK-IN编:《亚洲宪治主义与宪法审查》(CONSTITUTIONASLISM AND CONSTITUTIONAL ADJUDICATION IN ASIA),首尔:COLLEGE OF LAW,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AND KOREA LEGISLATION RESEARCH INSTITUTE,2005年,页89-119 (英文)

(118) ‘市民社会理论的启示’,梁治平编:《国家、市场、社会:当代中国的法律与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34-58

(119) ‘2005年10月政制改革建议的结局’ ,《香港法律学刊》,2005年,页537-543 (英文)

(120) ‘人权在亚洲:比较与反思’,RANDELL PEERENBOOM, CAROLE J. PETERSEN与陈弘毅合编:《人权在亚洲》(HUMAN RIGHTS IN ASIA),伦敦:ROUTLEDGE出版社,2006年,第16章,页487-516 (英文)

(121) ‘人权在中国的诞生’,《文化交流学刊》(KulturAustausch),Ausgabe II/2006,2006年,页51-53 (德文)

(122) ‘古今中外酷刑现象的反思’,高鸿钧编:《清华法治论衡》,第8卷:《中华法文明的当代反思》(下),页89-114

(123) ‘法院在社会中的角色:从香港近年来的一些判例谈起’,朱景文编:《中国法理学论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331-345

(124) ‘1997年后香港的宪法审查’,《环太平洋法律暨政策学报》(PACIFIC RIM LAW AND POLICY JOURNAL),2006年,页627-682 (英文)

(125) ‘西方古今法治思想之梳理’,邓正来主编:《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2006年总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193-206

(126) ‘儒家与自由民主宪政是否兼容’,《中国哲学学刊》,第34卷,2007年,页195-216 (英文)

(127) ‘中庸之道与一国两制的法治实践’,《二十一世纪》第一百零一期 (2007年6月),页22-32

(128) ‘台湾与香港的宪政发展:两个个案的比较与反思’,《中研院法学期刊》创刊号,2007年,页137-189

(129) ‘基本法与香港政制发展’,《亚太法律评论》(ASIA PACIFIC LAW REVIEW),2007年,页19-40 (英文)

(130) ‘中国法学往何处去’,《河北法学》第25卷第10期 (2007年10月),页11-14

(131) ‘香港回归后的社会运动与法律’ (即将刊载于一本由DR K.E. KUAH编、有关社会运动的书) (英文)

社论
(1) ‘令人失望的香港人权法案初稿’,《香港法律学刊》,1987年,页133-136

(2) ‘香港的法律援助制度:前面的路’,《香港法律学刊》,1988年,页1-5

(3) ‘“佳宁”案:判案后的问题’,《香港法律学刊》,1988年,页10-13 (与两位编辑HENRY LITTON, WILLIAM CLAKRE合着)

(4) ‘新任的首席大法官’,《香港法律学刊》,1988年,页177-178

(5) ‘基本法:法律界应研究的问题’,《香港法律学刊》,1988年,页178-182

(6) ‘司法人员叙用委员会的未来’,《香港法律学刊》,1988年, 页364-369

(7) ‘公民权利在香港:表达自由和结社自由’,《香港法律学刊》,1989年,页4-9

(8) ‘中国学运与香港前途’,《香港法律学刊》,1989年,页283-289

(9) ‘律政司的权力与问责性’,《香港法律学刊》,1990年,页6-12

(10) ‘基本法、人权法案与居英权计划’,《香港法律学刊》,1990 年,页145-149

(11) ‘香港的双语法制:黯淡的前景’,《香港法律学刊》,1991年,页14-18

案例评析

(1) 关于Golden Chance (Hang Cheong) Properties Ltd v The Incorporated Owners of Gold Mine Building,《香港法律学刊》,1984年,页252-257

(2) 关于Quarry Bay Developments Ltd v The Chartered Bank,《香港法律学刊》,1984年,页358-363

(3) 关于Tung Shui-bun v Gamm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Ltd,《香港法律学刊》,1986年,页106-112

书评

(1) 关于James P. Brady, Justice and Politics in People’s China: Legal Order or Continuing Revolution,《亚非洲研究学刊》(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第19卷第3及4期 (1984年),页304-305 (英文)

(2) 关于R.B. Seidman等编:《市场改革的法律起草:中国的经验》(LEGISLATIVE DRAFTING FOR MARKET REFORM: SOME LESSONS FROM CHINA),《中国信息》(CHINA INFORMATION),第13卷,1998年,页191-192 (英文)

(3) 关于Jiang Jinsong(蒋劲松)着,《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CHINA),《香港法律学刊》,2004年,页419-422 (英文)

(4) 关于麦基文(McIlwain)着、翟小波译,《古今宪政》(CONSTITUTIONALISM: ANCIENT AND MODERN),《中国书评》,第一辑,页58-69

翻译
港人协会编:《香港法律18讲》,香港:商务印书馆,1987年,页36-156,314-423 (由香港理工学院语文系的同学,依英文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