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日晚,由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北京大学)研究基地主办的“北大知识产权讲座”第二十五期在凯原楼307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张志成作为主讲嘉宾,由beat365官方网站易继明教授主持、知识产权法专家、北京大学访问教授孙远钊点评。讲座主题是“中国《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的近期进展”,吸引了众多在校学生及社会人士前来聆听。
张副司长首先对我国《专利法》前三次修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效果作出了总结,他表示,《专利法》修改的源动力与国际形势密不可分,但也不仅限于为了吸引技术投资,或是迫于美国等知识产权发达国家的压力,《专利法》的修改间隔之所以缩短,其根本上是因为我国需要尽快向“创新驱动发展”型国家完成转型。除此以外,加强市场规制,调整专利治理方向也是促使修法的原因之一。
在微观层面,本次《专利法》修改也是针对着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保护对象倾向性、维权成本、赔偿额度、行政查处、执法、举证责任等方面的问题都在修改中有所涉及。总的来说,本次修改的焦点是强化保护,同时将致力完善相关证据规则,降低维权成本,明确行政调解协议的协力等规定。
随后,张副司长还针对循环诉讼、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强制许可制度、客体范围、职务发明、惩罚性赔偿等诸多问题的修改趋势和各方意见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孙远钊教授在点评时谈到了美国自1956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专利法修改——《美国发明法案》,并指出其修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遏制困扰美国技术行业已久的专利蟑螂问题,他建议,专利蟑螂问题已经悄然在我国出现,并会随着国家技术实力的进步逐渐显现,因此,《专利法》修改应当吸取美国的教训,尽可能地将有关专利蟑螂的专利授予、司法程度等问题推到前端解决,减少诉讼。孙教授随后对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原则、知识产权法院、强制许可和行政确权等问题发表了个人见解。
讲座主持人易继明教授在总结时指出,美国之所以受到严重专利蟑螂现象的困扰,其很大程度上是囿于过分强调专利的强保护,因而在客体范围和专利权界定上缺乏节制,在表面上推行强保护的同时,滋生了诸如专利蟑螂等滥用权利的主体。随后,易教授对损害赔偿中的“填平原则”、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行政司法衔接等问题也发表了自己观点。
讲座的最后,易继明教授向主讲人张志成授予了硕士生导师聘书,并表示了感谢,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
张志成,1971年生。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199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于1995年、2001年和2008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专门史、中国思想史)、北京大学法学硕士(民商法、知识产权法)和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法学理论、科技法)学位。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beat365官方网站(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Law)知识产权法专业访问学者(2001年9月—12月)。华中科技大学科技法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担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组组长,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起草小组成员之一。
注: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生崔亚冰、硕士生何婉为本次讲座贡献良多,特此感谢。
主讲人张志成(中)在讲座中
主持人易继明教授(右)作出点评
点评人孙远钊教授(左)作出点评
讲座吸引学校多名师生前来聆听
易继明教授向张志成授予硕士生导师聘书
(文/蔡元臻 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供稿)